一花開五葉,結果自然成|農歷十月初五,恭迎達摩祖師圣誕 !
- 分類:佛教弘善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11-26
- Visits:0
[概要]倫理道德因果責任2020年11月19日,農歷十月初五,是菩提達摩祖師圣誕日!?達摩祖師,原印度人,原名菩提多羅,后改名菩提達摩,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,為中國禪宗的始祖,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,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,達摩祖師的思想,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。菩提達摩(英文:Bodhidharma;?~536,另說532、528)通稱達摩,又稱初祖達摩或初祖菩提達摩,是大乘佛教中國禪宗的始祖。他生于南天竺(印度),剎帝利種姓,傳說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,出家后傾心大乘佛法,出家后從般若多羅大師。?禪宗六代祖師圖電影《達摩祖師傳》??南朝梁·普通年中(520~526,一說南朝宋末),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,從這里北行至北魏,到處以禪法教人。據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筑的精美,自言年已一百五十歲,歷游各國都不曾見過,于是“口唱南無,合掌連日”(《洛陽伽藍記》卷一)。?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羅,成年之后依照習俗更名為達摩多羅,是印度禪宗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,成為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。菩提達摩自小就聰明過人,因為香至王對佛法十分虔誠,因此從小菩提達摩就能夠遍覽佛經,而且在交談中會有精辟的見解。般若多尊者在游歷天竺國時,一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。菩提達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眾生的理想,以及豐富的佛學智慧所吸引,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門下,成為禪宗的門徒,而且發愿要將當時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統一起來,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興。?后來菩提達摩繼承了師父的衣缽,在天竺國內弘揚佛法。有一天,他聽到自己的侄子,繼承南天竺王位的異見王,為了自己的國家不受外邦的欺凌,要采取禁止信仰的法令。于是,菩提達摩便派弟子婆羅提前往勸諫,波羅提不辱師命,成功地扭轉了異見王的禁教政策,并且使異見王成為虔誠的佛教徒。?達摩至中國后,成為求那跋陀羅的弟子,屬于南天竺一乘宗(又稱楞伽宗)。求那跋陀羅(Gunabhadra),義譯為功德賢,中天竺人。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年(公元443年)譯出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四卷。后菩提達摩以此四卷本《楞伽經》傳授徒眾。傳播禪宗?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,“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”。佛陀拈花微笑,迦葉會意,被認為是禪宗的開始。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禪是脫離文字的,語言和文字只是描述萬事萬物的代號而已。這也是為什么慧能大字不認識一個,但是卻通曉佛經的原因,只要明心見性,了解自己的心性,就可以成佛。?經二祖慧可,三祖僧璨、四祖道信、五祖弘忍、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,終于一花五葉,盛開秘苑,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,后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,尊少林寺為中國禪宗祖庭。葬身之處?據清朝和民國的《陜州志》記載,佛教于東漢永平十年(公元67年)傳入陜州時,就修建了空相寺,距今已1900多年,是與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同一時期的佛門圣地。空相寺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葬地,它以達摩舍身求法、開創佛教禪宗而聞名天下。?據史籍記載,達摩初祖在少林寺傳法慧可之后,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5年,于梁武帝大同二年,公元536年十二月圓寂,終年一百五十歲。?眾僧徒悲痛之極,依佛禮將初祖大師葬于定林寺內,并修建了達摩靈塔和達摩殿。梁武帝蕭衍親自撰寫了"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并序"的碑文,以示對達摩大師創立禪宗的紀念。?后來東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經返回途中,遇見達摩大師杖挑只履西歸,立即報于皇帝。?皇帝聞之,命人挖開達摩墓葬,只見只履空棺,方知大師已脫化成佛,遂將定林寺更名為"空相寺"。所傳弟子?達摩的弟子有慧可、道育、僧(一作”道“)副和曇林等。?道育,一作慧育,他和慧可一同親事達摩四、五年,是達摩最初及門弟子之一。他從達摩學了禪法,專重個人內心修持而少對人講說。他的事跡已不明,只有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三等記達摩臨終時自許慧可得髓、道育得骨、尼總持得肉、道副(即僧副)得皮的傳說,可以想見其禪學程度之一斑。?僧副,俗姓王,太原祁縣人,是達摩剃度的弟子。南齊·建武(494~497)年間住鐘山(今南京)定林下寺。他忻慕岷嶺峨眉的勝景,趁蕭淵藻出鎮蜀部(今四川)時隨從入蜀,因而使禪法流行四川。后來又回金陵(今南京),普通五年(524)寂于金陵開善寺,年六十一歲。曇林自稱是達摩的弟子,曾記錄過達摩的‘二入四行說’。〈慧可傳〉中稱他為林法師。北魏·永平元年至東魏·武定元年(508~543)之間,他在洛陽和鄴都參與譯經事業,在菩提流支、佛陀扇多、瞿曇般若流支、毗目智仙等譯場任筆受,是當時參加譯經的重要人物。他博學善講,在鄴都常講《勝鬘經》。周武滅法期間,他與慧可共同護持經典,被砍掉一臂,人稱‘無臂林’。曇林早年雖曾親近達摩,但他以禪法與義學并重,因此后世所傳達摩臨終對在側弟子們分別印可得皮、肉、骨、髓的說法,沒有提及曇林。曇林在傳承達摩禪法上所記的《略辨大乘入道四行(觀)》于中國禪學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業績。
一花開五葉,結果自然成|農歷十月初五,恭迎達摩祖師圣誕 !
[概要]倫理道德因果責任2020年11月19日,農歷十月初五,是菩提達摩祖師圣誕日!?達摩祖師,原印度人,原名菩提多羅,后改名菩提達摩,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,為中國禪宗的始祖,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,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,達摩祖師的思想,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。菩提達摩(英文:Bodhidharma;?~536,另說532、528)通稱達摩,又稱初祖達摩或初祖菩提達摩,是大乘佛教中國禪宗的始祖。他生于南天竺(印度),剎帝利種姓,傳說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,出家后傾心大乘佛法,出家后從般若多羅大師。?禪宗六代祖師圖電影《達摩祖師傳》??南朝梁·普通年中(520~526,一說南朝宋末),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,從這里北行至北魏,到處以禪法教人。據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筑的精美,自言年已一百五十歲,歷游各國都不曾見過,于是“口唱南無,合掌連日”(《洛陽伽藍記》卷一)。?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羅,成年之后依照習俗更名為達摩多羅,是印度禪宗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,成為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。菩提達摩自小就聰明過人,因為香至王對佛法十分虔誠,因此從小菩提達摩就能夠遍覽佛經,而且在交談中會有精辟的見解。般若多尊者在游歷天竺國時,一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。菩提達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眾生的理想,以及豐富的佛學智慧所吸引,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門下,成為禪宗的門徒,而且發愿要將當時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統一起來,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興。?后來菩提達摩繼承了師父的衣缽,在天竺國內弘揚佛法。有一天,他聽到自己的侄子,繼承南天竺王位的異見王,為了自己的國家不受外邦的欺凌,要采取禁止信仰的法令。于是,菩提達摩便派弟子婆羅提前往勸諫,波羅提不辱師命,成功地扭轉了異見王的禁教政策,并且使異見王成為虔誠的佛教徒。?達摩至中國后,成為求那跋陀羅的弟子,屬于南天竺一乘宗(又稱楞伽宗)。求那跋陀羅(Gunabhadra),義譯為功德賢,中天竺人。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年(公元443年)譯出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四卷。后菩提達摩以此四卷本《楞伽經》傳授徒眾。傳播禪宗?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,“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”。佛陀拈花微笑,迦葉會意,被認為是禪宗的開始。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禪是脫離文字的,語言和文字只是描述萬事萬物的代號而已。這也是為什么慧能大字不認識一個,但是卻通曉佛經的原因,只要明心見性,了解自己的心性,就可以成佛。?經二祖慧可,三祖僧璨、四祖道信、五祖弘忍、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,終于一花五葉,盛開秘苑,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,后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,尊少林寺為中國禪宗祖庭。葬身之處?據清朝和民國的《陜州志》記載,佛教于東漢永平十年(公元67年)傳入陜州時,就修建了空相寺,距今已1900多年,是與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同一時期的佛門圣地。空相寺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葬地,它以達摩舍身求法、開創佛教禪宗而聞名天下。?據史籍記載,達摩初祖在少林寺傳法慧可之后,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5年,于梁武帝大同二年,公元536年十二月圓寂,終年一百五十歲。?眾僧徒悲痛之極,依佛禮將初祖大師葬于定林寺內,并修建了達摩靈塔和達摩殿。梁武帝蕭衍親自撰寫了"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并序"的碑文,以示對達摩大師創立禪宗的紀念。?后來東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經返回途中,遇見達摩大師杖挑只履西歸,立即報于皇帝。?皇帝聞之,命人挖開達摩墓葬,只見只履空棺,方知大師已脫化成佛,遂將定林寺更名為"空相寺"。所傳弟子?達摩的弟子有慧可、道育、僧(一作”道“)副和曇林等。?道育,一作慧育,他和慧可一同親事達摩四、五年,是達摩最初及門弟子之一。他從達摩學了禪法,專重個人內心修持而少對人講說。他的事跡已不明,只有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三等記達摩臨終時自許慧可得髓、道育得骨、尼總持得肉、道副(即僧副)得皮的傳說,可以想見其禪學程度之一斑。?僧副,俗姓王,太原祁縣人,是達摩剃度的弟子。南齊·建武(494~497)年間住鐘山(今南京)定林下寺。他忻慕岷嶺峨眉的勝景,趁蕭淵藻出鎮蜀部(今四川)時隨從入蜀,因而使禪法流行四川。后來又回金陵(今南京),普通五年(524)寂于金陵開善寺,年六十一歲。曇林自稱是達摩的弟子,曾記錄過達摩的‘二入四行說’。〈慧可傳〉中稱他為林法師。北魏·永平元年至東魏·武定元年(508~543)之間,他在洛陽和鄴都參與譯經事業,在菩提流支、佛陀扇多、瞿曇般若流支、毗目智仙等譯場任筆受,是當時參加譯經的重要人物。他博學善講,在鄴都常講《勝鬘經》。周武滅法期間,他與慧可共同護持經典,被砍掉一臂,人稱‘無臂林’。曇林早年雖曾親近達摩,但他以禪法與義學并重,因此后世所傳達摩臨終對在側弟子們分別印可得皮、肉、骨、髓的說法,沒有提及曇林。曇林在傳承達摩禪法上所記的《略辨大乘入道四行(觀)》于中國禪學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業績。
- 分類:佛教弘善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11-26
- Visits:0
倫理 道德 因果 責任
2020年11月19日,農歷十月初五,是菩提達摩祖師圣誕日!
達摩祖師,原印度人,原名菩提多羅,后改名菩提達摩,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,為中國禪宗的始祖,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,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,達摩祖師的思想,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。
菩提達摩(英文:Bodhidharma;?~536,另說532、528)通稱達摩,又稱初祖達摩或初祖菩提達摩,是大乘佛教中國禪宗的始祖。他生于南天竺(印度),剎帝利種姓,傳說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,出家后傾心大乘佛法,出家后從般若多羅大師。
禪宗六代祖師圖
電影《達摩祖師傳》
南朝梁·普通年中(520~526,一說南朝宋末),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,從這里北行至北魏,到處以禪法教人。據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筑的精美,自言年已一百五十歲,歷游各國都不曾見過,于是“口唱南無,合掌連日”(《洛陽伽藍記》卷一)。
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羅,成年之后依照習俗更名為達摩多羅,是印度禪宗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,成為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。菩提達摩自小就聰明過人,因為香至王對佛法十分虔誠,因此從小菩提達摩就能夠遍覽佛經,而且在交談中會有精辟的見解。
般若多尊者在游歷天竺國時,一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。菩提達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眾生的理想,以及豐富的佛學智慧所吸引,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門下,成為禪宗的門徒,而且發愿要將當時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統一起來,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興。
后來菩提達摩繼承了師父的衣缽,在天竺國內弘揚佛法。有一天,他聽到自己的侄子,繼承南天竺王位的異見王,為了自己的國家不受外邦的欺凌,要采取禁止信仰的法令。于是,菩提達摩便派弟子婆羅提前往勸諫,波羅提不辱師命,成功地扭轉了異見王的禁教政策,并且使異見王成為虔誠的佛教徒。
達摩至中國后,成為求那跋陀羅的弟子,屬于南天竺一乘宗(又稱楞伽宗)。求那跋陀羅 (Gunabhadra),義譯為功德賢,中天竺人。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年(公元443年)譯出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四卷。后菩提達摩以此四卷本《楞伽經》傳授徒眾。
傳播禪宗
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,“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,不立文字,教外別傳”。佛陀拈花微笑,迦葉會意,被認為是禪宗的開始。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禪是脫離文字的,語言和文字只是描述萬事萬物的代號而已。這也是為什么慧能大字不認識一個,但是卻通曉佛經的原因,只要明心見性,了解自己的心性,就可以成佛。
經二祖慧可,三祖僧璨、四祖道信、五祖弘忍、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,終于一花五葉,盛開秘苑,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,后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,尊少林寺為中國禪宗祖庭。
葬身之處
據清朝和民國的《陜州志》記載,佛教于東漢永平十年(公元67年)傳入陜州時,就修建了空相寺,距今已1900多年,是與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同一時期的佛門圣地。空相寺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葬地,它以達摩舍身求法、開創佛教禪宗而聞名天下。
據史籍記載,達摩初祖在少林寺傳法慧可之后,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5年,于梁武帝大同二年,公元536年十二月圓寂,終年一百五十歲。
眾僧徒悲痛之極,依佛禮將初祖大師葬于定林寺內,并修建了達摩靈塔和達摩殿。梁武帝蕭衍親自撰寫了"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并序"的碑文,以示對達摩大師創立禪宗的紀念。
后來東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經返回途中,遇見達摩大師杖挑只履西歸,立即報于皇帝。
皇帝聞之,命人挖開達摩墓葬,只見只履空棺,方知大師已脫化成佛,遂將定林寺更名為"空相寺"。
所傳弟子
達摩的弟子有慧可、道育、僧(一作”道“)副和曇林等。
道育,一作慧育,他和慧可一同親事達摩四、五年,是達摩最初及門弟子之一。他從達摩學了禪法,專重個人內心修持而少對人講說。他的事跡已不明,只有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三等記達摩臨終時自許慧可得髓、道育得骨、尼總持得肉、道副(即僧副)得皮的傳說,可以想見其禪學程度之一斑。
僧副,俗姓王,太原祁縣人,是達摩剃度的弟子。南齊·建武(494~497)年間住鐘山(今南京)定林下寺。他忻慕岷嶺峨眉的勝景,趁蕭淵藻出鎮蜀部(今四川)時隨從入蜀,因而使禪法流行四川。后來又回金陵(今南京),普通五年(524)寂于金陵開善寺,年六十一歲。
曇林自稱是達摩的弟子,曾記錄過達摩的‘二入四行說’。〈慧可傳〉中稱他為林法師。北魏·永平元年至東魏·武定元年(508~543)之間,他在洛陽和鄴都參與譯經事業,在菩提流支、佛陀扇多、瞿曇般若流支、毗目智仙等譯場任筆受,是當時參加譯經的重要人物。他博學善講,在鄴都常講《勝鬘經》。
周武滅法期間,他與慧可共同護持經典,被砍掉一臂,人稱‘無臂林’。曇林早年雖曾親近達摩,但他以禪法與義學并重,因此后世所傳達摩臨終對在側弟子們分別印可得皮、肉、骨、髓的說法,沒有提及曇林。曇林在傳承達摩禪法上所記的《略辨大乘入道四行(觀)》于中國禪學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業績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電話:
總公司 生產基地:廣東新通達鋼管廠有限公司
地址: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環市東路
電話:0754-83862723
傳真:0754-83868836
手機:13923935028 13889955568
郵箱:2981882542@qq.com
3159257094@qq.com
Q Q:2981882542 3159257094
網址:www.hmflp.cn;新通達.中國
訂閱號
服務號
客服微信號
客服微信號
廣東新通達鋼管廠有限公司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》編號: 粵ICP備05072859號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汕頭
Copyright ? 2020 廣東新通達鋼管廠有限公司
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汕頭 粵ICP備05072859